专家谈成都TOD:与公园城市“骨肉相连”,是下一代地铁网络趋势
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TOD重塑城市空间形态”为主题,重量级专家学者在今天(3月20日)举办的成都首届TOD发展论坛上,共话TOD发展成都模式,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公园城市建设的支撑引领。
成都轨道交通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成都轨道交通近5年快速发展,从世界第三团队进入第一团队,再进入第一方阵。”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团队在成都工作了3年,特别有切身体会。
▲吴志强
“所以说起成都TOD的发展,实际上是在世界范围内观察它的趋势、动力,以及模式创新。”
为什么成都TOD会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吴志强归纳为4个原因:
首先是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由市委市政府布局、直接指挥指导整个顶层设计;然后是城市的文化特色、生活方式,“成都是一个24小时城市,24小时城市是特别可以和TOD结合的”;第三,成都轨道集团具体运营建设,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能高效落实城市战略;最后则归功于成都TOD超强的学习能力。在深入研究东京、中国香港和上海等其他城市的各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放开世界眼光做创新。
公园城市TOD应该展现烟火气
公园城市的骨架支撑轨道交通建设,符合公园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总布局,更加“骨肉相连”。
那么,成都TOD未来怎么做?吴志强建议,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应该将公园城市的总体结构与轨道交通TOD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变成一张图,以公园城市的骨架支撑轨道交通建设,符合公园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总布局,更加“骨肉相连”。
四川天府新区总规划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也认为,成都TOD模式与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在建设中摒弃了传统的“蛋糕”型模式。公园城市“以人民为中心”,公园城市的TOD则应该展现出成都的烟火气和人文情怀,与场景营造完美融合。
▲匡晓明
此外,鉴于成都已成为对全国青年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吴志强还提出,TOD的分布要和青年人的需求及其住宅点更密切地结合,支撑未来家园和创业创新。
他看好中国的轨道交通一定会向世界输出自己更好的技术,成都TOD未来的发展也应大量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成就更加聪明智慧的运行模式。他期待未来15年TOD在成都的实践,“这将是下一代地铁网络的最新推进”。
红星新闻记者严丹王垚摄影记者吕国应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