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都为这些基层科协工作者颁奖!中科院院士:企业要有“科研嗅觉”
6月16日下午,成都科技会堂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2020年度基层科协工作表扬大会召开,大会以“‘科’心向党,礼赞百年”为主题,对基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共30个对象进行表扬并颁奖(名单附后)。
会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小明和青年科学家代表——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及成都市特聘专家、天府英才计划A类高级人才汪宗福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表达了对成都科研环境和人才吸引方面的看法。
植物园里的手工坊中学里的创客社
基层科普工作者获得表彰
会上,来自成都东部新区贾家中学的罗杨,来自简阳中学的彭建,以及来自成都市植物园的向可等10人获得2020年度基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表彰。
▲先进个人表彰
来自成都市植物园的科普教员向可,2018年7月起在成都市植物园从事科普工作,她所在的团队设计实施了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绿道科普嘉年华》系列课程,15场活动吸引近450位同学参加,课程被成都市科普基地联合会评为“2020年度科普十佳案例”。
向可介绍,2020年她还参与策划实施了“畅想芙蓉花,乐享手工坊”的芙蓉文创和手工体验活动。活动以市集形式呈现,带领市民体验以芙蓉为主题的手工活动,让参与者了解芙蓉花妙用的同时,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渊源。
此外,向可所在的团队还联合武侯区公园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局、天府芙蓉园共同举办了“乐跑芙蓉”亲子趣味乐跑活动,将芙蓉文化与迎大运紧密结合,以运动方式展示成都的生态美学。
简阳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彭建,是一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彭建创建了简阳中学创客社。
“一个语文老师走向科创之路需要付出的努力确实更多,但我凭借着对科创的热情坚持了下来,创客社就是以‘小米加步枪’的方式开启了科创工作的第一步。”
彭建作为科创组长以“科技流动馆”为活动中心,以创客社师生为骨干力量,在校内外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包括艺体节科创比赛、科技征文、科普演讲、科普话剧等等。在彭建的带领下和直接指导下,简阳中学被评为2020年全国青少年科普调查体验示范校和2020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科创组在创新大赛中获得第五届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国际)金奖。
企业要有“科研嗅觉”
建议丰富人才认定维度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小明围绕“原创性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促进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作主题分享,从个人成长经历、原创性研究历程、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讲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会后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冯小明强调了基础研究在创新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对成都本地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冯小明
“成都很重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技术支撑,我认为应该加强创新技术研究,沉下心来在基础研究领域进行更多投入,为创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对人才的吸引为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成都的创新氛围与北京、上海相比还有差距,还可以在体制机制上为人才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让科研人才把时间花在研究上。”
冯小明提到,对于科研创新,研究院、大学等基础设施固然重要,但更要将目光放在效益产出上。“不仅要建好基础设施,还要用好基础设施,用成果来说话,通过效益评价资金有没有用好。”
“江浙沪企业对于科研创新有很敏锐的‘科研嗅觉’,会主动参加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发现与企业发展有共性的研究成果或进展会深入研发的上游环节,与科研团队的实验室直接建立沟通,一方面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冯小明提到,这种对前沿技术的“追踪”能力需要企业自身具有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科研意识,优秀的科研成果才能够“接得住”。
作为2017年来到成都的“蓉漂”,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及成都市特聘专家、天府英才计划A类高级人才汪宗福建议,成都可以增加学历和职称之外的评价要素,进一步丰富人才认定维度,让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产业化工作的人才都能得到成都人才政策的支持,让科研单位和中小企业都能在政策的加持下引进更多人才。
▲汪宗福
“一些人才也许没有高学历或者职称,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人才能够发挥作用,为企业发展助力,就是企业需要的。”
汪宗福也提到,成都具有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这一基础可以应用在不同行业的很多方向,在智能化的浪潮中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作用愈发重要。
“我就住在兴隆湖,孩子也在天府新区读书,成都宜居宜业的环境,不断吸引着大量的人才落户。”汪宗福表示,如今自己更喜欢另一句话——“蓉漂之后,再无漂泊”,随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实施,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可以在这里筑梦、圆梦。
▲2020年度基层科协先进党组织表彰名单
▲2020年度基层科协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名单
▲2020年度基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名单
红星新闻记者叶燕王培哲摄影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