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本学生》连载:奏响青春之歌的序曲

时间 • 2025-07-26 22:46:07
他们
年轻人

(图片来源:千图网)

“阡陌的述说”即日起开始连载文学作品啦!

本期连载的是《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黄灯

“看见他们”

“看见更多的年轻人”

梁鸿贾樟柯韩少功

特别推荐—

“哪怕二本院校的孩子”

“还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

从某种程度而言

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

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

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阡陌的诉说2022.12.04阡陌的诉说2022.12.04

10:36未知来源

播放

阡陌的诉说2022.12.04音频:00:0010:36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

第二章

)

(

租住者续三

)

阡陌的述说

01

除了城中村和租住者,显然还有另一个龙洞和其他群体。尽管他们共享龙洞的清新空气,共享天河北的地理标识,共享同一条六号线,甚至共享"植物园站"的提醒,但就算是同一条地铁,不同的出口,明显导向完全不同的区域∶

————从D出口,可以最快速地进入城中村,但仅仅相隔二十米,三个密集的A、B、C出口,就指向了与城中村握手楼完全不同的世界,昭示了另一种居住风景。甚至,就算共享同一条地铁的便捷,走向不同出口的人群,对这种便捷,也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心理∶租住城中村的年轻人,庆幸的是地铁开通后,龙洞无序村庄中,依然隐含极高的生活性价比;而那些居住高档楼盘的业主,走出地铁口的那一刻,能切身感受到房价升值后带来的资产飙升。

只要将视野稍稍从龙洞村拉高,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楼,正在勾勒龙洞崭新的天际线。在龙洞村同一侧的北面,不远处的“林海山庄”,依山而建,环境清幽,在群山映衬的蓝天下,高档物业所营构的良好环境,正昭示着城市白领的居住梦想;更为近处的“宝翠园”,因为地铁口近在咫尺,高调的售卖广告和价位,大有后来居上的气魄;龙洞村对面与植物园相邻的“君林天下”,开发多年,始终淡定、低调,从容不迫地宣示它才是龙洞的真正豪宅和霸主。毫无疑问,这是另一个龙洞,一个与城中村无关的龙洞,一个与无序、粗糙、乡村气味无关的龙洞,一个包裹了真正广州梦想的龙洞,一个弥散了一切白领生存想象、中产趣味的龙洞。物业设置的入口,包裹在皇家气象的雕花金属中,亲切、坚硬,隔断了它们和喧嚣、脏乱、草根龙洞的关联。“天河北”的时尚与尊贵,通过房地产广告赤裸而甜腻的表述,让居于此地的业主,迅速从精神上和真正天河北地段的居民接通,隐秘分享着同一群体的认同和气息

(图片来源:千图网)

02

那张进入物业的卡,是进入广州最直接、有力的明证,更是暂居龙洞村的年轻人,内心最深的秘密和野心。他们愿意在村中逗留,最直接的动力,就来自几十米外,另一个群体的生存刺激。确实,有人在村中停留了很短时间,轻轻跨过一条街,就进入了另一个阶层;而更多的年轻人则在村中栖居多年,无声无息;当然,也有人和我的学生石磊一样,在龙洞逗留了四年以后,最终还是毅然告别曾给予他梦想的广州,回到了潮汕的故地。

我后来才知道,除了春艳、伟福和辛追,在他们身后,有一个我极为熟悉,但未曾走近、始终隐匿的更为庞大的人群。从我第一次任教的051841班,到我第一次当班主任的062111班,那些与我在课堂上相遇的年轻人,在毕业以后,并未随着毕业进入广州的繁华腹地,而是更多隐匿在龙洞的村庄,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我突然明白,对春艳、伟福和辛追而言,来到龙洞,并不是一场偶遇,而是自然、隐秘地延续一条既定的路径,对这些普通的年轻人而言,这是由他们来路注定的一场必然。对更多租住此地的年轻人而言,龙洞是他们青春之歌中,必然会奏响的一段序曲,六号线D出口所导向的村庄,是他们人生的必经之站,没有门牌标识的出租屋,是他们人生旅程的坚实起点。无论短暂还是长久,龙洞在他们的生命中,都必将打下深刻的烙印。

(图片来源:千图网)

03

除了我的学生,除了广东F学院的学生,除了龙洞周边高校的学生,我知道,龙洞属于所有来广州寻梦的异乡人,属于全中国的年轻人,也属于春艳曾经偶遇的那个北大女生。

龙洞的浮夸、活力、鲜艳,昭示了广州经济、文化活色生香的一面。龙洞的背后,站着一个叫广州的城市,广州的背后,站着一个古老的中国。一群年轻人和一个城市的碰撞,一群年轻人和一个时代之间的联系,通过六号地铁线,在龙洞获得了神奇的相遇。

他们如何表达对时代的感觉?他们如何建立与时代的关系?拥挤的龙洞地铁站,是他们在自己的时代,对广州这座城市的直接感知。无论如何,龙洞承载了一座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年轻人的奋斗、梦想、汗水和心酸,它更如地母般,承载了无数年轻人的生命,抚慰了异地的游子,在陌生城市被抓挠得千疮百孔的心灵,并在粗粝而便捷的滋养中,悄悄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也为他们的青春敞开了别的路径。

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将走向何方?

他们此刻在龙洞黯淡的青春,有谁动过心思注视?

我无法预测每一个年轻人的去向,更无法得知每一个年轻人的生命史,但与他们共享的龙洞经验,让我愿意靠近我的二本学生,愿意从我公共课的注视、班主任的持久陪伴、私下导师制的聚焦,以及作为外省人对广东学生的观照中,记取一些年轻的身影。

明天仍是《我的二本学生》第二章部分

龙洞经验的共享

让更多的年轻身影被看到

期待明天的分享

作者:黄灯

“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

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

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黄灯

未完待续

读书品人生

下一期我们在这等候您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阡陌的述说|倾听你的述说

可以是关于生活上的琐碎

也可以是关于情感上的困惑

更可以是关于工作上的压力

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

希望收到你的来信

解答你的困惑

注:以600字为限,可以尝试在300字内完成一个情感问题发邮件,我们将会择优选择回答。请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邮箱jjsn2207@126.com。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我的二本学生》节选

作者|黄灯

主播|李海洋

编辑|谢灵慧卉

责编|康轩山

主编|张玮

监审|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