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代院长黄承发:打造智慧城市 深化“旅游+”跨界融合
黄承发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空间、人才和税务方面的特别优势,加上文化与科技的踫撞,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令人相当期待。
12:39
3月14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出席澳门特区经济发展委员会2022年全体大会时指出,要深化“旅游+”跨界融合,加强旅游业与关联产业的互动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及发展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重点新兴产业,争取有新的进展。
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代院长、澳门智慧城市联盟协会理事长、亚太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智慧旅游研究员黄承发近日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专访,就智慧城市发展以及“旅游+”跨界融合相关项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黄承发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深合区”)有空间、人才和税务方面的特别优势,加上文化与科技的踫撞,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令人相当期待。
深合区研发、澳门试行、国际推广
在深合区发展大背景下,建议先在深合区做产品研发,再调整配合澳门的法律法规,然后在澳门进行测试使用。这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数据,对产品成效作进一步评估反馈,达到两地优势互补的结果。同时,澳门的个资法比较符合欧美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有助于推广智慧城市的相关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澳门正在建设的智能长者公寓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技术有助于解决当下本地老年人口的需要,未来也可以作为在深合区、粤港澳大湾区、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推广的科技服务项目。与此同时,在深合区发展金融科技也有着同样的优势,虽然法律体制存在差异,需要解决相关的法律技术难题,但也正因如此,在问题解决之后研发出来的金融科技产品,其兼容性更大。
(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代院长杨碧丹拍摄)
打造澳门文创品牌
澳门拥有四百多年的中葡文化交融历史,这是世界独有的。澳门大型娱乐综合体有强大的文创需求,这都是澳门的特点。深合区有着资源上和政策上的发展优势,包括人力资源、合作优惠等,能为澳门文创工作者提供广阔的发挥空间。同时,在多元文化碰撞之下,深合区的艺术工作者将具备更多创意潜力。澳门在文创产品方面缺乏生产基地,深合区能填补货源供应空白区,这对大湾区的文创发展也有示范作用。国际上以文创增加旅游热点的国家和地区比比皆是,他们利用集体运输系统,为文化创作设置相关站区以吸引客流。澳门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利用中葡文化交融的特质,打造发展澳门品牌。
澳门自回归祖国以后,会展业实现了很好的发展,这也是澳门特区政府鼓励支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有不少世界级的商业会展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办,如果深合区能在空间配套及旅游设施方面加强配合,未来国际会展将有可能在澳门及深合区同时设置分会场,提升展会平台的国际影响力。
以“旅游+大健康”实现可持续效应
智慧养生旅游也可以作为发展的一个方向。很多外国人仰慕我们的中医治疗,但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无法实现。通过大健康及智慧城市技术,中医师可以先通过智慧医疗技术作预诊,收集分析病患者的数据,之后患者再亲临深合区的科技医疗机构做实体性诊治,这将大大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同时,也能提高医院接诊效率。以澳门与横琴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患者在接受诊治的同时,在空余时间体验琴澳旅游项目,达到休闲旅游、养生旅游相结合的效果。使用此服务者,回国之后还可以通过智慧医疗作远程持续跟进,患者到深合区进行下一阶段的治疗时一样可以旅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持续旅游效应。
推动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产业化
另外,武术也是澳门拿到赛事奖牌最多的项目之一,澳门可以借鉴内地以武术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发挥深合区的空间优势,推动特色体育项目产业化。
深合区“旅游+”发展除了需要科技研发和法律配合之外,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目前澳门专业人才在深合区发展还有一定限制,比如,工程师在内地申请执业牌照比较困难。希望政府有专门方案,便利专业人员在深合区工作。
(作者:蔡依莹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