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总理对话的省人大代表,这次开会为何带来一袋稻谷一袋大米?

时间 • 2025-09-06 07:30:40
合作社
农民
生产

“去年合作社水稻生产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反而产量是历史以来最高,所以我把成果带到会上来了!”黝黑的皮肤、朴实的笑容,四川省人大代表,眉山市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理事长李相德骄傲地向记者展示着一袋稻谷一袋大米,满脸都是丰收的喜悦。

▲李相德

1月25日,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民代表,李相德受邀走进国务院,参加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他同其余6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一道,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两个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建议,并汇报了在四川眉山的种粮情况。

自1998年返乡种粮以来,李相德从事粮食生产已有20多年,2011年他获得“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称号,2014年,李相德创办了眉山市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发展社员860名,种植水稻4.1万亩,规模位居全国前十。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李相德向总理报告了近年来种粮所遭遇的生产利润下降、贷款利息压力较大和流动资金缺乏三个难题,并对“十四五”规划提出一位基层农民的建议,希望国家围绕种粮的关键对象、关键环节、关键时节、关键模式提供政策支持

没隔几天上省“两会”,李相德又带来了基层代表的建议。“让想种田的人能种田,让会种田的人能赚钱。”李相德说出自己的期盼。他告诉记者,手中的稻谷是合作社成立以来最好吃的一款,名叫“好味稻一号”,在稻田里养鸭来吃虫除草,辅以生物有机肥,才有了这样优质的稻谷。去年疫情蔓延时,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当地农民千方百计保农业生产,做到了生产不误农时、防疫不误春耕。“党委政府给予我们前所未有的关怀,让我们农民信心更足,”李相德表示,2020年合作社开始从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以种植优质稻谷为主,每亩地的产量能多卖300多元。以手中大米为例,12元/斤的市场价切切实实帮助了农民增收。

“这样的优质大米去跟东北大米有得一比,说明我们四川是能种出好米的。”李相德说,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由于知识和技术跟不上,生产出来的粮食自然品质低卖不了好价钱,农民就增收难。他此次将提交给“两会”的建议关注用工业现代化的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按照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把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生产,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结构,用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粮食优质才能卖出优价。”李相德说,下一步,合作社将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生产链升级改造。他也相信,即将公布的“十四五”规划里会继续关心关注农民,保障粮食安全。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