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冬奥”系列评论③丨中国代表团首金,尊重规则也是一种体育能力

时间 • 2025-09-02 14:17:46
也是
队员

能够始终保持对规则的充分尊重,本身也是一种体育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体力上的,也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精神性的。

2月5日,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夺得冠军。这是短道速滑男女混合项目的奥运历史第一金,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的第一金。

有些观众只看了决赛,甚至只是看到夺冠的那一刻,其实整个比赛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它的过程同样值得我们去用心感受。在当天的半决赛中,张雨婷与任子威交接棒时没能成功导致落后。随后当值裁判在长时间回看录像后,判定其他队的队员犯规,中国队得以晋级决赛。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交棒的队员在完成交棒之后应该迅速离开赛道,避免本队同时有两名队员在赛道上,也不能影响其他队伍队员的滑行。裁判的最终判罚,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

这种一波三折的情节,让这块金牌显得更加来之不易。有人说,中国队多多少少有些幸运的成分。但还是要认识到,能够始终保持对规则的充分尊重,本身也是一种体育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体力上的,也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精神性的。

正如王濛所说,短道速滑比赛本身就充满了意外。能够有效减少甚至消除这种意外(犯规),本身也是一种竞技能力,它离不开长久的训练和团队协作。体育的一大魅力,就是在于它的规则性。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则才有最起码的公平可言,才具备比赛的前提。

一场冬奥会,既是一次对冰雪运动相关知识的普及,也是对冰雪运动中迸发出的体育精神的传递。

当然,和任何比赛的胜利一样,夺冠的关键还是在于出众的实力和奋勇拼搏的精神。武大靖在赛后坦言,在冲线前的最后一圈,“其实在最后我感觉到身后的人越来越近,这个时候是队友给了我力量,他们在支持我,一直在喊让我拼命滑”。

拼命滑,这是最简单的诀窍,也是最难的诀窍。每个国家的每个队员都知道,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在决赛的第二枪中,范可新从第四道超越到第三位,曲春雨“接棒”后超越到第二位,任子威“接棒”时顺势冲到第一位……这种“全员拼”的团队精神,弥足可贵。

其实,不只是赛场上拼搏的队员,也不只是直播间热情的解说员,现场观众的呐喊和打气,电视机或者手机前中国观众,都无形中给出了自己的助攻。这枚首金的背后,是所有团结、专注、充满活力的人们。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李哲

编辑尹曙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