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绘画的热爱不曾衰减 家人忆叶瑞琨:病床上仍在画速写

时间 • 2025-09-15 08:10:20
他的
成都
红星

4月25日傍晚,成都画院原副院长、专职画家叶瑞琨在华西医院病逝,享年68岁。今(26)日,成都画院发布讣告,叶瑞琨的告别仪式定于4月29日(周五)上午在成都市殡仪馆举行。

从昨晚开始,叶瑞琨的生前好友和亲属们便陆续来到设在他家小区中庭里的灵堂,在遗像前献上花朵,垂首默哀。今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来到现场时,满满的黄色花圈已经一路铺到凉棚外很远。他的儿子叶佑行告诉记者,父亲对绘画的热爱,在入院后依然不曾衰减。“不能在画案上画,他就在病床上画速写,画病房里的各种物件。”叶瑞琨的最后一幅速写画了一只尿壶,他在旁幽默地题字:“小容器,大容量,我的朋友”。

叶瑞琨(图据成都画院)

“他走得没有什么痛苦。”叶瑞琨的夫人轻声说,“在昏迷中安静离去的。”对于叶瑞琨的离世,他的家人都有心理准备,毕竟他与癌症已经抗争了十几年。

父亲在生命的尽头对艺术的留恋与坚持,让叶佑行印象尤为深刻。“父亲说,如果他还能再活十年,在艺术方面应该还能再上一个台阶……”他发给红星新闻记者叶瑞琨生前的最后一幅速写,虽然只是寥寥几笔的小画,叶瑞琨依然用插着滞留针的手为之题字,看得出他写得很吃力,“朋友”的“朋”字几乎分开成了两个“月”字,但他仍然一丝不苟地标注了创作时间:二零二二四月。

他的生命停留在这个温暖的暮春之月。在面对命运最残酷的决定时,依然能保持一种幽默感的人,是高贵的。

叶瑞琨生前最后一幅速写

4月25日傍晚,叶瑞琨的爱徒马勇也守在老师的病床边,送了老师最后一程。

“是的,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是当告别的时刻真正来临时,你会发现,其实永远都没人能真的准备好。”马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过段时间大家就会着手准备,要为叶瑞琨举办一场专题纪念展。

叶瑞琨《渔乐图》

今日下午3点左右,叶瑞琨的生前好友、知名画家吴绪经也出现在悼念现场。他和叶瑞琨相识二十多年,彼此深切欣赏,在生活中也经常往来。“大概就在两个多月前,我们还聚了一次。那天他穿了一件红色外套,看起来精神还可以……”

吴绪经和叶瑞琨都是“益州画社”的成员,这个画社只有七人,都是成都当代书画名家:彭先诚、刘朴、吴绪经、秦天柱、叶瑞琨、魏学峰、蔡寅坤,人称“益州七友”。

叶瑞琨《周敦颐诗意》

2018年,吴绪经的夫人去世。叶瑞琨看到老友深陷伤痛,还主动提出带吴绪经去无锡散心,因为宜兴有他的好友。“后来因为我有其他的事情,没能成行,但心里一直很感激他的好意,他对朋友,是100%的真心实意。”

在吴绪经眼中,叶瑞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家。“看他的绘画,你能感觉到,这是一位真正有传统精神的文人。他从传统中来,但并不满足于继承传统,而是坚持‘笔墨当随时代’,将他所处的这个时代的视觉感受,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文化土壤的变迁,都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所以他的画总是充满新意,有股举重若轻的姿态——看起来轻盈、富有趣味,同时又有很雅的境界和很深的意蕴。”

成都的瀞园美术馆馆长张静涛也是叶瑞琨十几年的好友。叶瑞琨生前最后一场雅集画展,便是在瀞园美术馆举办的。张静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4月23日-5月4日,有一场“益州七友书画展”在温江区美术馆举办,如果想现场欣赏叶瑞琨作品的话,可以去那里观展。

叶瑞琨《古道夕照》

叶瑞琨(刘海韵摄)【叶瑞琨简介】1954年生于四川成都,1972年拜师山水画名家、“三峡画派”创始人岑学恭为师,从此正式踏上绘画之路。1986年,进入成都画院任专职画家,2008年-2014年任成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美展馆馆长,2014年9月退休。叶瑞琨自18岁从师学艺起,艺术之路已经走过了50个春秋。他是一位在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古典文学、美术理论等方面有全面修养和极高境界的艺术家。他在水墨山水画及青绿山水、金碧山水画领域都探索出了自成一派的“叶氏”画风,在书法上亦颇有建树,书风碑帖相济、隽秀朴拙。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编辑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