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跌破7.25
作者丨胡慧茵尹华禄 编辑丨李莹亮吴桂兴刘雪莹 5月9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双双跌破7.25,随后有所回升。 数据截至5月9日14:14 消息面上,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8日大幅上涨1.03%,在汇市尾市收于100.639,创近一个月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赞3
东海期货指出,特朗普宣布美英达成有限贸易协议,并且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大幅下降,暗示就业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受此影响,美元短期大幅反弹,全球风险偏好继续升温。
COMEX黄金大幅震荡,盘中跌至3278.9美元/盎司。东海期货认为,贸易情绪持续缓解美元企稳,削弱黄金避险属性。
数据截至5月9日14:17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团队表示,人民币汇率的扰动和支撑因素相对均衡,
民生宏观邵翔团队认为对于人民币的水平有两个标准:一是央行的心理价位,二是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变化。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顾思蒋在《中国货币市场》撰文称,
5月8日,衡量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关键指标——离岸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CNHHibor)显示,
图/金十数据
其中,离岸人民币三个月Hibor下跌11个基点,至1.67788%,
图/金十数据
据券商中国报道,有分析称,上述拆息数据反映交易员在香港市场取得人民币的难易程度。
此外,离岸人民币隔夜Hibor创近一周新低;一周期的Hibor触及近两周低点;两周期Hibor跌至4月24日以来低点;一个月期Hibor下跌8个基点。
据财联社报道,根据Swift的数据,3月人民币占全球支付份额的约4.1%,目前仍要远低于美元49%的占比。不过,中国部分支付是通过其自建系统完成,且该系统正迅猛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从跨境清算公司了解到,自2015年上线以来,CIPS系统业务量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12月底,CIPS已累计处理各类支付业务金额约600万亿元。
3月份,中国投资者和贸易公司在跨境交易活动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
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经贸、金融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和马来西亚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1020亿元,同比增长27%;与柬埔寨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5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13亿元,同比增长23%。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认为,跨境人民币使用激增,不只是技术或支付问题,更是中国与“友岸贸易国家”之间货币主权与产业互信同步深化的体现。
采访中,李徽徽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例说明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的利好,“以马来西亚为例,其与中国的电子、汽车零部件和油气服务类贸易快速增长,使用人民币结算有效降低了汇率对冲成本。柬埔寨则更典型,是跨境人民币配合基础设施输出的样板。”
他认为,
李徽徽进一步表示,跨境人民币业务不仅会推动贸易效率提升,关键还在于人民币在亚太的本地化资产储备属性正在成形,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跨境资本流动自由化,以及对冲美元资产外部波动,都具有深远意义。
(部分资料来自券商中国、财联社、公开信息)
本期编辑刘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