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ESG》6月刊:“双重监管”下的电力ESG

时间 • 2025-07-05 23:10:39
查看
详情
电力

《洞见ESG》6月刊:“双重监管”下的电力ESG

封面故事丨11家上市发电企业需强制披露ESG报告

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控制的重点领域,也是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如今,电力企业正面临全国碳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双重监管”。

今年5月1日,上市公司迎来ESG强制披露元年。证监会指导三大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正式实行,450多家上市公司将被要求强制披露ESG信息。据21记者统计,81家电力企业被纳入强制披露名单,其中11家发电企业分别为:华电国际、华能国际、龙源电力、大唐发电、国电电力、三峡能源、上海电力、新天绿能、中国核电、中国广核、长江电力。【点击查看详情】

行业洞见

商业故事丨在中国最美海岛上,油气与光储“和鸣”

“过去,涠洲岛居民的日常照明主要依靠煤油灯。但从1998年起,涠洲油田群便开始为岛上居民供能。”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向21记者介绍,“现在,我们每年向涠洲岛供电5000余万千瓦时,累计供电3.2亿千瓦时。”

如今,涠洲岛不仅成为旅游胜地,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绿色清洁能源岛。在这里,中国海油构建了由燃气电站、余热电站、光伏电站多能互补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海上油田群电力系统。【点击查看详情】

本周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降幅收窄

产能“淘汰赛”或集中在下半年

硅业分会认为,目前硅料价格已经突破全部在产企业的成本线,正逐步逼近价格底部。“硅料虽有大幅减产,但供应减量仍低于预期。”

事实上,目前硅料企业成本倒挂程度进一步加重,但价格并未见底。

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日前在接受21记者采访时表示,硅料价格今年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一定要有人离开牌桌才是反转的信号。只有当大量的硅料新玩家退出、暴雷、资不抵债时,才是真正的底部。”【点击查看详情】

“光伏春晚”里的生死竞速:谁还能留在牌桌上?

3600家展商、50万观众人次,这是号称“光伏春晚”的SNEC展会今年公布的成绩单。

近两年来,光伏圈里流行着一种扑克游戏,名叫“掼蛋”。这是四人参与、两两结对的对抗型扑克游戏,既考验着团队合作、个人牌技,同时也有一定的牌运成分。

光伏产业的竞争亦如掼蛋:需要合作,共建上下游生态圈;也要看个人能力,像技术研发、资金储备;当然也需要一些运气,如遇到行业高景气度时,“鸡犬”也能升天。

实际上,在当前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技术创新仍旧被绝大多数光伏企业视作应对内卷的最好“牌技”。【点击查看详情】

全国统一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拉开序幕

专家建议企业尽快理解规则、拥抱变化

全国统一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拉开序幕。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等目标。

与此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部分出口企业的影响也已开始显现。内外监管双重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点击查看详情】

ESG报告发布季

邮储银行:2023年碳排放同比增长3.09%,涉农贷款占比超四分之一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将按银行类别,逐家对上市银行ESG报告披露情况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期洞察机构ESG披露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本文主要分析邮储银行(601658.SH)ESG报告情况。据21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邮储银行碳排放同比增长3.09%,绿色信贷余额增长近三成,涉农贷款占比超四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邮储银行近三年女性中高管比例逐年上升。【点击查看详情】

中国银行:2023年碳排放同比增长3.68%,首度披露范围3排放量

本文主要分析中国银行(601988.SH)ESG报告情况。21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中国银行首度披露范围3排放量,碳排放(含范围1和范围2排放量)同比增长3.68%,绿色信贷减排增幅超两倍。此外,中国银行是六大行中唯一一家披露海外分支机构压力测试情况的国有行。【点击查看详情】

交通银行:2023年碳排放统计口径扩大至全集团,清洁能源贷款增幅高于同期各项贷款

本文主要分析交通银行(601328.SH)ESG报告情况。据21记者梳理发现,交通银行2023年碳排放统计口径较之前两个年度有所扩大,绿色信贷同比增长的同时,清洁能源贷款增幅高于同期各项贷款。【点击查看详情】

建设银行:2023年碳排放同比减少2%,是唯一实现碳排同比减少的国有大行

本文主要分析建设银行(601939.SH)ESG报告情况。据21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建设银行碳排放减少同比2%,是六大国有行中唯一实现碳排同比减少的银行,建设银行还在2023年报告中首次披露了范围3排放量。此外,建设银行还是六大行中唯一一家披露了气候转型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定量数据的银行。【点击查看详情】

农业银行:2023年碳排放同比增长2.67%,绿色信贷增量增速创历史新高,员工流失率为六大行最低

本文主要分析农业银行(601288.SH)ESG报告情况。据21记者梳理发现,农业银行2023年碳排放同比增长2.67%,绿色信贷增量增速创历史新高。此外,2023年农业银行员工流失率为六大行最低。【点击查看详情】

ESG会客厅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零碳转型要从能源产业体系开始,到2035年我国或实现50%零碳电力

“我国将从依赖化石燃料转向零碳能源的轨道上。”近日,在2024年地方低碳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接受了21专访。他表示,2024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必将超过12亿千瓦,或可达到13亿千瓦。【点击查看详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

绿金委马骏:央行出台新版绿金指导意见呈现四个新特点

日前,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中国金融》发表题为《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升级与扩容》的主题文章,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顺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势,结合绿色金融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绿色金融体系的几个重要支柱进行了全面梳理,旨在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发展的质量和规模,并系统性开拓转型金融、碳金融等新的领域。【点击查看详情】

专访青海省数据局副局长陈卫军: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加快培育壮大绿色算力产业

青海省作为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近些年,一直在不断进行绿色资源开发与应用。

“我们给青海的三大运营商等使用清洁能源的企业颁发了绿证。”在发布会结束后,青海省数据局副局长陈卫军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陈卫军表示,当前,青海电信运营商表现突出,青海电信、青海移动、青海联通算力中心全部入选2023年度国家绿色算力中心名单,位居西北五省之首。【点击查看详情】

青海省数据局副局长陈卫军

专访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马雷(MichaelMalik):未来三年对每家酒店进行能源审计,近百家已获“可持续酒店”认证

“目前,我们已有约100家酒店获得‘可持续酒店’的认证,希望到2025年底,中国市场所有酒店都能获得认证。我们大中华区酒店中也已全方位实施了可持续发展举措。我们并不认为减少碳排放是一个挑战,这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段历程。”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马雷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

【点击查看详情】

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马雷

ESG热搜榜

风电大比拼!8家发电企业2023年风电发电量同比均增长

记者梳理发现,在风电发电量方面,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三峡能源、上海电力、新天绿能、中国核电、龙源电力8家企业的2023年风电发电量同比均实现增长。【点击查看详情】

2023年上市发电企业光伏累计装机量大比拼!

记者发现,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三峡能源、上海电力、新天绿能、中国核电7家发电企业2023年光伏发电量同比也实现增长,而龙源电力未公布其发电量以及同比增幅。【点击查看详情】

2023年上市发电企业火电装机容量仍在加码?

记者梳理发现,在6家具有火电业务的发电企业中,上海电力2023年火电发电量为602.30亿千瓦时,同比增幅为21.27%,增速位居榜首。国电电力2023年火电发电量为3729.26亿千瓦时,同比增幅减少了3.97%,增速最慢。【点击查看详情】

出品:陈晨星

监制:耿雁冰丁青云陈磊

统筹:李博李新江

主编:李德尚玉

编辑:朱益民陈洁张伟贤骆一帆

记者:雷椰郭晓洁卢陶然曹恩惠徐佳扬(实习生)

新媒体统筹:谭婷

新媒体运营:曹钰金珊王滢洪丹华

设计统筹:林军明

设计:王冰

开发:黎信文赵崇贺江金柱

商务合作:杨女士(15602335573)

智库支持: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南方财经绿色金融研究院

数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

SFC

本期编辑金珊

21君荐读

《洞见ESG》5月刊:ESG报告发布季

《洞见ESG》4月刊:中国酒业ESG何解?

《洞见ESG》3月刊:解码银证保ESG